caoneng@mail.com
添加时间:商业银行的变化也非常明显:4月份以来存款类产品的利率明显上浮,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中小银行;在资产端,监管的重点是融资平台和房地产,打击的是套利资产。目前,银行的非标资产已减少,这些“回表”的资金一小部分流向标准类资产,如债券。因此,银行委托基金公司等进行债券投资的“委外”业务有所增加。部分中小银行因地区产业的差距,不能合理配置其资金资源,加上负债成本持续攀升,将不得不面临被动缩表的尴尬局面
此外,刘丽目前主要做中小企业主的房屋抵押经营行贷款,一般是基准利率上浮20%-30%。“我知道有些小银行的贷款利率已经在10%以上了。平均下来,小银行的贷款利率也在7.5%左右。”资管转型压力“银行息差大概率要收缩了。中小银行缺少存款,开始高息揽存了,可能带动整个存款收益率上行。再加上同业、非标收缩,银行表外收入下降,估计银行业总利润会下降。”某信托公司投资总监说。
以下为致辞实录:尊敬的黄荣副主席、李兆前副主席,各位来宾、同志们:大家上午好!8月的大美青海,山青水绿、风景如画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总书记在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,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等问题,促进金融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,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专场,共谋金融助力民营发展大计,共商破解民企融资难题之策。在此,我谨代表青海省人民政府,向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!向全国工商联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!
台湾《旺报》称,上世纪70年代,台湾街头巷尾流行过一句众人传诵的顺口溜“来来来,来台大!去去去,去美国”!如今则已悄悄被改成“来来来,来北大!去去去,去大陆”!从“天然独”到“天然白”与台湾高中学生“一路高歌西进”同步的,则是让蔡英文当局难堪的台湾“天然独”消退潮。台湾“中央日报”网络报不久前报道称,“天然独”被蔡当局视作未来长期执政的“独门法宝”,如今这一法宝似乎面临“过期失效”的尴尬。台湾竞争力论坛不久前发布的民调称,岛内年轻族群所谓“天然独”倾向似乎并不像绿营说的那样“铁板一块”。在不做提示的情况下,20岁至29岁的民众回答自己“不是中国人”的比例达70.6%;但经过提示后,这一比例立即降至35.3%,显示年轻世代是“理性务实”的。台湾竞争力论坛执行长谢明辉表示,两岸竞争胜负已分,大陆综合实力把台湾远远抛在后面,年轻人选择西进创业发展已成不可逆的趋势, 面对大陆的快速崛起与磁吸效应的不断增强,蔡英文根本无力维持现状,更奢谈保持台湾优势。
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看来,有必要完善对“绩效”本身的认识。他认为,绩效不应由单一维度定义,而应涉及经济、政治、社会、环境等多个维度,要抓住本质,不仅要微观上有绩效,更要宏观上有绩效。审计署副审计长孙宝厚认为,要提高预算绩效,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,进一步增强预算绩效信息的“可读性、可懂性、可用性和可审性”,应当从制度层面作出规定、提出要求。
《执行报告》显示,央行测算2017年底中国国宏观杠杆率达到250.3%,全年仅上涨2.7个百分点,远低于2012年~2016年年均13.5个百分点的上涨速度。就杠杆结构分析,2017年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9%,比上年下降0.7个百分点,是2011年以来首次下降,2012年-2016年则年均增长8.3个百分点;政府部门杠杆率为36.2%,比上年下降0.5个百分点,相比2012年-2016年年均1.1个百分点增幅有一定回调;住户部门杠杆率则为 55.1%,比上年高4个百分点,增幅比2012年-2016年年均增幅略低0.1个百分点。